查看原文
其他

25年来,为什么这个地方让她念念不忘?

周霞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2021-09-21



25年前,周霞(Global EMBA 2001)第一次听到了中欧的名字。当时是一名外企人力资源部职员的她,在心中种下了一颗“中欧”的种子。念念不忘,必有回响。后来的她克服了重重困难进入中欧就读,见证了中欧从一所默默无闻的新院校成长为世界顶级商学院。在她看来,代表着东西方交融的“合”文化是中欧精神的精髓,东西方的知识、思维和文化在校园里交融碰撞,潜移默化地滋养着每一位中欧人。



与中欧结缘


25年前的夏秋之季,阳光也是如此的明澈饱满。这样的季节,应该有美好的东西酝酿着吧。


1994年那天的情景历历在目:“Rebecca,有访客,找人力资源部负责人。”当时我在美孚石油中国代表处的HR部门工作,是人力资源部唯一的职员。彼时我正在筹备“美孚进入中国100周年”纪念活动,忙得焦头烂额。


架不住自己旺盛的精力和好奇心,我兴冲冲地接待了不请自来的访客——范汇东。范汇东是位金发碧眼的老外,来自比利时,取了个标准的中国名字,一上来就用不太顺溜的中文开始介绍中欧。


“中欧?是捷克还是波兰?”我们公司新来的一位销售员凑过来打趣问道。


“我们是中国和欧盟政府一起合办的商学院,全名叫中欧国际工商学院。”范汇东一字一顿地回复,灰绿色的眼睛真诚地望着我们。 


随后,他掏出了名片,指着上面的“合”字徽标,继续热切地解释,“合字的一撇一捺就是一座山,好像东西方交汇成了一座高峰。我们提供在职MBA教育,希望美孚公司参加。” 



“原来是位销售同仁啊!你今天要拜访多少家公司呢?”销售员同事笑盈盈地追问。


“我今天的目标就是把上海商城内主要的外资公司一家一家地拜访完。”范汇东补充道,“我们是家新学院,中国有句老话‘万事开头难’,所以我们一定要比别人更努力!


随后,范汇东指着墙上的“美孚进入中国100周年”海报,幽默地抖了下金色的眉毛,“如果我们学院有100周年的历史,我就不需要辛苦地一一拜访你们,而是你们来拜访我们了。


“哪里用得着100年?不出10年、20年,我们相信中欧就会脱颖而出的!”作为HR职员,我习惯性地给予对方鼓励和希望。


“真的吗?你凭什么这样说?”范汇东和我较起真来。


“不凭什么,凭我的直觉。”我顽皮地一笑,大家都笑起来。即使美好的事情还没发生,说着它,心里也是喜悦的。


第一次亲密接触


十几年后的某一天,在中欧上海校区举行的校庆活动上,我偶遇了那位美孚销售同事。他已经从销售转型为一家公司的总经理。时光荏苒,我们分别换了工作,也各自完成了中欧EMBA的学习,我们不约而同地说起了范汇东。


“你说得没错,仅仅十来年,中欧已经名声在外了!”我的前同事还是那么诙谐,“我公司有好几位经理人,都想来中欧读EMBA呢!我要他们一一列举自己业绩、资历、潜力、精力等方面的硬件条件,排名前列的才能申请就读。可惜范汇东很早就回比利时了,否则他如今拓展业务易如反掌!” 


在美孚,范汇东的偶然拜访在我心中播下了“中欧”的种子。而我与中欧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则源于90年代末期顾凯诗教授(Goodall, Keith)在中欧的人力资源短训课。


班级小组在校园中讨论


踏入刚建成的位于红枫路的一期校园,面对那时那景,不能说是惊艳,而应说是沉醉。朴实典雅的学院校门、长长深邃的庄穆回廊、参差律动的明光暗影、风吟细细的中式庭院,我仿佛漫步于古欧洲的修道圣院,在山重水复之间,又像是蓦然闯进了风花雪月的江南。修道院是求知自律的地方,江南庭院是谈经论道的场所,中欧的校园设计已在无声无息中将东西方的精髓兼容糅合起来。


我坐在梯形教室内,听着来自剑桥大学的顾凯诗先生的英式幽默和鞭辟入里的教诲,感受到一种物我合一的喜悦,一种久违的思考乐趣。顾凯诗先生谈到团队建设的几个阶段时,不少学员都会心一笑,原来西方人和东方人的人性底色都是相通的。就像中欧“合”字的一撇一捺,东方人从左坡往山上爬,西方人从右坡往山上爬,在攀登过程中,彼此是没有交汇和沟通的,但当双方攀登到峰顶时,就拥抱了,融合了,相通了。


念念不忘,必有回响


这一次的中欧培训虽然短暂,但已让我久久难忘。在之后的一次年度职业规划讨论中,我对主管说出了自己想去中欧攻读EMBA的意向。我的主管是美国一所常春藤大学毕业的管理工程硕士,他沉默了一会儿,笑道:“不必操之过急。你作为人力资源部经理,首先应在HR专业领域有进一步的拓展和建树。”我没作声,心中的期待慢慢蛰伏下来。


“现在有一个攻读全球薪酬福利证书的机会,全英文授课,十几门课程都要在香港考试。毕业后,你将是中国大陆第一个拿到此证书的HR从业人士。”主管继续激励我,“这份证书的含金量很高,可以在全球特别是北美地区的薪酬专业领域得到高度认可。”主管递给我一瓶矿泉水,让我平息一下心情。


“那中欧的EMBA呢?”我喝了口水,有些紧追不舍。


“你先把全球薪酬福利证书读出来,我们再讨论中欧的EMBA。”主管笑着说。


在随后的日子里,我经常一早飞到香港,中午在香港人力资源协会考试,当天晚上就飞回上海,只希望早早拿到证书,能有时间和精力去攻读中欧的EMBA。


功夫不负有心人,我用了两年时间,完成了原本需要四年的课程,顺利获得了证书,颇有成就感。我认为,是该和主管谈谈读中欧EMBA的时候了,可是主管又遇到了人事变动,此事只能搁置。人生如逆旅,我亦是行人,我如此安慰自己。


生活中,有的事情要积极争取,有的事情要静静等待。历经数任主管,新来的老总就是从中欧EMBA毕业的。当我和他谈起自己想读中欧EMBA时,他大笑道:“你已经是第五个和我谈起去中欧读书的员工了!”随即,他的神色逐渐收敛起来:“读中欧的EMBA很累的,你现在每周要去两三个城市出差,考得上吗?有时间读吗?能静下心来读书吗?


我没有当场回复主管的三连问。一周后,经过慎重考量,我对主管恳切地说:“我准备了两个方案,一个是读中欧的在职EMBA,一个是读中欧的全职MBA。”主管没有表情,盯了我好几秒钟,问道:“你是铁了心要进中欧读书了?”我点点头。


周霞的中欧毕业照


在中欧攻读EMBA的日子里,时间如白驹过隙。绝大多数学员都是工作、学习、家庭多头兼顾,没有更多的心绪去细细品赏校园里的四时美景了。只是偶尔困倦时,才闻听窗外的蝉鸣已经叨扰得很久了。过些日子,同学间兴致勃勃的讨论间隙,猛然发现校园的枫叶一丛一丛地渐红了。考试中不经意地一瞥,苏式花窗外的庭院竹子和山石,居然轻轻抹上一层莹白的雪花了。再过些时,不由感叹校园姹紫嫣红开遍,怎知春色如许了。


每次的模块学习都是一次全新的思维震荡和知识风暴。东西方教授的授课风格各有特色,精彩纷呈。西方教授常常像拿着一支小火苗,慢慢地点亮你,最后“轰”地让你燃烧起来。比如在Gary Biddle先生的财务课上,他用比喻、夸张的手法把枯燥数字背后的贪婪人性、会计准则的幕后故事、金融杠杆内外的扑朔迷离阐释得淋漓尽致。这让同学们惊呼:原来财务也是门艺术!


中国教授的知识传授则像是带领你进入一片恣意的海洋,仿佛到达了庄子《逍遥游》中所描述的广阔天地,让你感受到天地格局的纵横捭阖,感受到“横看成岭侧成峰”的意境,以及“风声、雨声、读书声,声声入耳”的家国情怀。比如吴敬琏教授和江平教授,他们传授的不仅仅是知识,更是一种“吾爱吾师,吾更爱真理”的人格魅力。


如今,我从中欧EMBA毕业已经十几载了。一路走来,东西方的知识、思维和文化交融成一江春水,潜移默化地滋养着我们。


周霞所在班级的毕业照


前几日,公司的一位员工和我畅谈职业发展时,热切地希望公司支持他攻读中欧EMBA。我笑而不答。


“我是真诚的!”年轻的员工加强语气,充满期待地看着我。


“你知道中欧和其他商学院的不同之处吗?”我问。


员工疑惑地望着自己手上的中欧宣传册,默不作声。我轻轻点了点中欧那笑口常开的红色徽标——“合”字。



编辑 | 王忆万


推荐阅读

他们为什么放弃在美国、法国、新加坡的商学院教职,相聚在这里?

早把中欧作故园—我和中欧的十四年

你不可不知的“合”的故事

我们的四分之一世纪

25周年校庆特别报道 | 我们定不负这个时代!


: .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,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,轻点两下取消在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